放眼中原大地,碧空绿水、芳菲连天,与之交相辉映的是一处处产业园区建设的火热图景。在河南省平舆县辛店乡乡村振兴产业园,废旧车辆拆解再生资源利用项目施工正酣。
“这个项目去年9月份开始规划建设,预计今年5月建成投产,目前年拆解报废汽车生产线面积3万平方的3栋标准厂房正在建设中,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,可实现年产值7000万元,解决400余人就业。”辛店乡党委书记刘银松介绍说。
与此同时,平舆县西洋店镇冷链物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、阳城镇木制品加工产业园、东皇街道白芝麻加工产业园也在不断刷新项目建设“进度条”,热潮澎湃地奔跑在园区建设的“春天里”。
近年来,平舆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加群众收入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,因地制宜、发挥优势,创新推进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、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、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“三园”建设,形成县、乡、村三级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,探索走出一条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之路。
“三园”怎么建?围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,平舆县坚持用外向思维破解难题、谋发展,先后组织各乡镇长、中心村支部书记等赴浙江、江苏等产业发展强省考察学习,为探索适合本地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打开新思路。随即,以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为龙头、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为支撑、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为基础的“三园”同构发展模式在平舆县悄然落地生根。
产业链条延伸至乡村两级,农民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梦想,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“源头活水”。目前,平舆县在现有皮革皮具、建筑防水、户外休闲用品、白芝麻、电商物流等“五大”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的基础上,规划建设19个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、224个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,建成后将形成龙头带动、多点支撑、各具特色的三级产业园联动发展格局。
以县开发区为载体,围绕皮革皮具、建筑防水、户外休闲用品、白芝麻、电商物流“五大产业”,按照“补链条、壮体量、促营销、优服务、创品牌”的思路,平舆县强力推进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,加快优质企业培育,推动主导产业集群集聚、做大做强。借助入驻企业在资本、技术、信息等优势,大力发展订单式经济,通过“种养订单”“配套设施订单”“服务订单”等,分享产业链条收益,实现产业反哺乡村。2022年,县级主导产业园区入驻企业226家,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亿元,常年稳定带动3万名脱贫群众稳定就业。
根据各乡镇(街道)资源禀赋、区位优势、产业基础等,平舆县明确各个乡村振兴产业园产业发展方向,通过外引内扶、政策扶持、项目支撑等措施,吸引本土龙头企业、“五大产业”配套企业向乡级园区集中,建设一批“比较优势明显、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、就业容量大”的乡村振兴产业园,壮大乡镇经济体量。截至目前,全县首批4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已初步建成,第二批8个乡村振兴产业园正加快推进。
平舆县积极整合现有的村级帮扶车间、藤编外协加工点和农户加工点,支持引导返乡创业人员、农村经纪人、致富带头人等,利用村内的闲置厂房、仓库、宅基地等建设共同富裕加工园,通过为主导产业提供配套服务、开展生产加工,带动农民就近就业、实现共同富裕。目前,已整合203个村级帮扶车间和336家藤编外协加工点、5380家农户加工点,建设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224个,入驻户外休闲用品小微企业115家、服装服饰加工企业49家、其他企业30家,带动近6万名群众就近就业,人均年增收3万元。(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刘先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