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环球资讯网  今天是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房产

当年酸室友买房赚百万,如今我劝爹妈快套现

又是一年高考季。

仍记得十年前的那个夏天,我去大学报道。

当我吭哧吭哧扛行李挤宿舍,旁边室友轻飘飘一句:“我住自己家。”

后来才知道,她爸妈开学前就在学校旁边买了套房!90平,二手房。

四年后我们毕业忙着搬家,人家房子一卖,净赚100万!

酸吗?酸!但当年,这事儿真不少见!


大学城买房潮

一套净赚百万

想当年,像我室友爸妈这样的家长真的不少。

孩子考上 哪儿的大学,就在哪儿买套房,美其名曰“方便孩子+搞个投资”。

以2015年为例,那会儿广州买房的人里,超半数都是外地人。尤其佛山、深圳的爸妈,冲得最猛。


大学城周边的楼盘,简直成了“家长特供区”。

甚至不用怎么仔细地挑房源,有房就买,房价蹭蹭涨,买到就是赚。

我特意去查了一下,光是2015-2020年这段时间内,大学城板块的房价涨幅就实现了114.82%。

再次佐证,大学前只要花200万买套房,毕业出手,净赚100多万!

甚至买的时候不需要200万,用上银行杠杆,首付甚至可能只要60几万。


但遗憾的是,十年过去,画风已经突变。

房价不灵了。全国房子卖得都慢,哪怕在广州,买房也不再是“稳赚不赔”的买卖


工作也不稳了。年轻人找工作没那么容易,今天在广州,明天可能去深圳、杭州。家长也怕:“现在买了,过几年孩子不在这城市了咋整?


多重因素之下,到了今年, 仅19%家长考虑子女大学城市购房,更是超50%年轻人接受“先租房再买房” (来源:《2025广州市青年住房决策报告》)



孩子飞走后

爸妈换房大作战

异地买房不香了,本地爸妈可没闲着。

当孩子上大学了、出国了,家里空荡荡的大房子,突然成了“甜蜜的负担”。

咋办?换!

我身边就不乏这样的例子,一个亲戚阿姨, 女儿去年去香港读研。她觉得家里太冷清,反手就把120平大三居卖了,换了越秀区一套60平“老破小”学区房

当时我有些不理解,但过了几年,当她的女儿也生了孩子之后,我突然明白了——

她这是提前布局,既把房子卖在了高位,避免资源浪费,又同时为孙辈的上学学位提前占位,一举两得!

还有我的邻居,家里两套房,孩子去外地读书后,房子空着也是空着,装修一下租出去!租金正好补贴孩子将来的房贷或学费,压力小很多。


这并不是个例,我上网一搜,大把例子,把市中心的大方子卖掉,去黄埔知识城之类的地方买个小户型。

月供可能直接砍半,手里还能落一笔钱!




教育的终点

远不止一套房

不年发现,十年前的父母们买房是资产升级,现在的父母们换房,主打一个风险对冲。

波动的市场已经反复告诉我们,现在的算盘比之前难打。

十年前,我室友爸妈那波“入学买房毕业赚百万”的神操作,放今天大概率扑街。


想把孩子前途和一套房死死绑一起?政策和市场分分钟教你做人:


BUT!说房子完全没用?也不对!聪明地利用房子,绝对能让教育之路更从容。

比如,对于现在孩子到异地读书的家庭,我的建议是别死磕“必须买”。


看看香港那25万新引进人才,超八成选择先租房。


与其被房贷捆住手脚,不如用省下的月供考证书、攒经验,等站稳脚跟再谋定后动。


而对于本地父母,如果房子太大,建议立马瘦身。


像我亲戚阿姨“大换小”套现的钱,是实打实的弹药!可以留着给孩子创业、留学,或者自己养老,心里不慌。


是的,房子的关键的问题永远不止于“买不买”,而是“怎么买”。


高考只是人生起点,而家的规划需要长远眼光。


与其赌一套房绑定孩子一生,不如善用房产的
流动性+金融属性

一套能灵活变现的+给孩子更多选择自由=这才是抗风险的硬实力!

十年过去,房子,早已从必须达成的人生目标,变成了可以灵活运用的跳板或备用金。


正值高考季,也想跟天下爸妈唠一句:


孩子的未来,不需要一套房来盖章认证。

但如果咱会算账、懂规划,绝对能让娃飞得更高、包袱更轻!

(这句话,也送给喜欢在老家胡乱买房的老人,感兴趣的朋友们点个赞,咱们下期来聊聊这个扎心话题)

最后插播一则消息:

广州PLUS看房团小程序已经正式上线啦,如果大家有任何购房需求,点击进入小程序填写相关资料,即可报名参与,报名成功后将有专业人士一对一跟进~

免责声明:

本文对项目或产品的介绍,对项目周围环境、交通、教育资源、商业配套及其它公共设施的介绍,均旨在提供相关信息,不作为任何购买要约,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承诺。本文涉及面积均为建筑面积。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《商品房买卖合同》及附件等协议为准。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环球资讯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